Blog Archives

 

  十年的期待,积累、酝酿、沉淀、思考   最全的资料,文字、照片、视频、报告   一年的努力,分析、论证、尝试、调整   两百个小时,设计、开发、编辑、修改   共同的心血,计划、讨论、复查、完善   最终,梅尔顿基金会中文网强势推出,   圆了众多成员的心愿,   也为广大梅尔顿基金会的粉丝献上重礼。   立刻开始震惊体验吧!下面的导航将指引你去向各个有趣的地方。  

No Comments
 
 

搜寻非洲合作高校

梅尔顿基金会现正在非洲地区寻找一所能与梅尔顿基金会合作的高校,并期待其能融入梅尔顿基金会分散在各大洲的伙伴大学和成员组成的网络之中。

梅尔顿基金会目前与德国、美国、印度、智利和中国的五所伙伴高校合作开展项目。我们的成员从这些高校的学生中选拔,这些高校也负责基金会成员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并提供后勤支持,助力他们在基金会成长为国际公民。

现在,梅尔顿基金会计划用18月时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在这个拥有47个国家、上百种语言、民族、政府类型与多样生态环境的土地上,寻找一所新的合作高校。

这样一次广泛的探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个过程本身也正是我们与当地的社区和教育组织互动并相互学习的绝佳机会。 Continue reading

1 Comment
 
 

在2013年,八月2日-9日期间,名为“行动”的第二届年度国际公民大都会在班加罗尔举行。这场大会聚集了梅尔顿基金会的成员和国际公民方面的专家、教授,他们共同探讨通往国际公民的行动之路。

今年2013届GCC由BMS Educational Trust主办。大会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Springboard Sessions, Workshop Tracks,Idea Incubator,Open Session,印度体验之旅和能力培训。 Continue reading

1 Comment
 
 

见见我们的国际公民!

在世界范围内,我们的成员们正在启程,以本地眼光,致力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见见我们的资深成员,正是梅尔顿基金会引领他们一路走来。也见见我们的初级成员,他们正在基金会慢慢探索成为国际公民的真正含义。

资深成员:

加入梅尔顿基金会意味着一生的事业。基金会的资深成员以导师、协调人、培训师、项目领导者、董事、捐助人和终生学习者的身份持续参与到梅尔顿基金会的日常活动中。作为回报,梅尔顿基金会为这些资深成员提供项目资金、指导、技术与设施支援。

时至今日,梅尔顿基金会已有逾400名资深成员,他们散布在世界各地。他们以医师、教师、律师、企业家、咨询师和艺术家等各类身份,为了我们的全球网络和更远大目标贡献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Continue reading

No Comments
 
 

在海地的“深潜”行动

机遇与挑战:区域建设中的国际援助

2013海地深潜是梅尔顿基金会和América Solidaria基金会、Noumenm两家伙伴机构的合作项目。我们期望通过一批基金会成员在海地太子港地区的亲身实践,了解当地最迫切的需求,为当地提供适合的援助。

项目参与者将在当地着手开展实践项目,并通过不断地反馈和评估不同方案,助力当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Continue reading

No Comments
 
 

穆斯林原来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带着小圆帽,穿着白袍子的男人的形象。因为无论在媒体上还是人们谈论,伊斯兰教仿佛都很遥远,而恐怖袭击,炸弹袭击这些都和所谓圣战沾边,所以对这个神秘的宗教我是既陌生又恐惧。去之前我的一朋友还开玩笑说,如果他们要把你抓起来,你就是归依了吧。   真正去到了两个信仰伊斯兰的和平国家才真正的让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伊斯兰,什么是穆斯林。那些不理解,诡异的念头在现实面前站不住脚。   第一次改变我看法的是在迪拜的SMCCU举办的文化传播活动。第一场在Jumeirah Mosqie。我才知道穆斯林在祈祷前要先洗脚、洗头,即便在家中沐浴过,到了清真寺前也要再洗一次以表示对神明的尊敬。这里有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就是他们既懂得珍惜水的重要性,但是即便这样还是要执行这个仪式,可见戒律的严格。 讲解员告诉我们,虔诚的穆斯林会在指定的时间到清真寺祈祷,先要在专设的区域洗脚,洗头,表示洗去自己身上的污垢。脱鞋进入清真寺,男人在一起肩并肩站着,女人在一起肩并肩站着,人与人之间不留间隙,不让魔鬼有机可乘。为避免互相干扰,男人女人分开站,有的地方还会在不同的房间。一天祈祷五次,每次大概10分钟的样子,口中默念,面向麦加圣城,双手抱胸,然后双膝跪地,顶礼膜拜。动作重复做三次。 每个人穿着同样的袍子,站在一起祈祷象征着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皇帝还是穷汉,在这一刻都成为了兄弟,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她还给我们演示了女人头戴围巾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阿拉伯世界的人们会穿大袍子。其实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服装有特别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风沙环境决定的。像女人蒙脸可以遮挡阳光(不用防晒霜也不会晒黑也),她们会先戴上头巾,再戴上一个皮革的脸照,再将脸蒙上,这样透气性能极佳,同时不影响吃饭。伊斯兰世界的女性并不是因为歧视而这样穿着,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我理解的意思是既然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传吊带和迷你裙,那就应该有人喜欢穿得只漏一个眼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穿着似乎和他们的宗教没有太大的关系,纯粹是个人喜好。 她说伊斯兰教是一个教人向善的宗教,它的核心思想是朴素的,善良的,但是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会去利用它来做邪恶的事情,往往人们只看到邪恶的结果,却不知道真正的教义。听这么说,我也觉得有一定道理,其实宗教无所谓正义邪恶,只是在不同人眼里看起来不同罢了,而那些恐怖分子其实并不代表广大的善良的穆斯林们。   第二次这是在SMCCU组织的中饭中,穆罕默德先生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哲学问题,也讲了浅显的服装问题。哲学问题似懂非懂的听了一些,但是不敢拿出来讨论。对于服装,他说现在主流是穿黑色和白色的袍子,是阿拉伯人的喜好,与宗教无关。而选用黑色和白色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筛选出来的结果,如果有一个明显比另一个差,则早就被淘汰了,所以现在穿两种的都有。为什么女的多穿黑色,男的多穿白色呢?这也不是规定,只是约定俗成的风俗罢了。现在的年轻人也会去穿灰色、黄色、紫色的袍子。而他在美国旅游期间,也会入乡随俗穿牛仔裤,以避免招惹麻烦。 虽然我不认同他的全部观点,但是我能够看出他们对于世界是抱着开放的态度,并且以自己民族和文化感到骄傲。因为只有一个有民族感的人才会愿意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才会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它是好的。   再后来无论是在迪拜还是在摩洛哥,碰到的人都是谦逊的,友好的。即便是狡猾的商人,很想从你身上赚走一笔钱,他们也绝不越界。尽管整个旅途中也碰到所谓的坏人,但是以一个坏人否定整个人群是不合理的。我仍然相信穆斯林们本质是友善的。   参观了哈桑二世清真寺后,我又深深被他们的智慧所打动。他们倾全国之力,募捐建造了他们的圣殿,这是他们骄傲之所在,也是他们心灵的归属。对于信仰他们是无比虔诚的,这让我特别钦佩。   在摩洛哥我参加了梅尔顿组织的培训,其中一课是讲文化冲突的。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美国人进入到洗手间后发现墙上地上都是水,她觉得很懊恼,前一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把洗手间弄得这么脏。 我们很自然就是会站在这个美国人的角度看问题,是前一个人确实没有公德心,而当我们得知前一个人是穆斯林的时候,更会想他怎么奇怪。有人说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那就最好在墙上打上标志“用完洗手间把洗手间清理干净”。 但是我们能不能站在这个穆斯林的位置思考呢?可能他是为了祈祷,而在洗手间里进行洗脚和洗头的仪式。对于他来说这个过程是神圣的,而且水也是干净的。他并不会注意到,或者说在他们的字典里,这不是脏。所以这就是一个小案子折射出来的大的文化冲突的问题。我们往往想着站在自己的角度改变他们,但是事实上改变别人比改变自己要难得多。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最好的答案。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对一个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当我在伊斯兰的国家里看到满墙满地是水的洗手间的时候,我不会简单的自认为是一个没有公德心的人使用过,而是会考虑有可能刚刚在这里进行过一个神圣的仪式。   再后来我在马拉喀什坐火车回卡萨布兰卡,我去洗手间的时候看到里面站着一排人在洗漱,我当即转身出来,以为走到冲凉房里了。回想一会才想起他们祈祷的时间到了,他们正在准备。于是重新回到洗手间。后来我也看到,他们都在旁边的专用祈祷室里祈祷呢。   结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那样的有趣事情。我的体会就是,当我不能理解一个事情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我并不了解产生这个事情的原因,我没有权利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否定一个事情,那只能证明我的无知。感谢这次旅行带给我的不只是照片和回忆,它让我重新理解了什么叫做理解。 一点关于作者的介绍:    

No Comments
/*custom*/